11月7日,九江学院2025年学生工作研讨会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佛山大学、阜阳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近30所省内外高校40余名专家和学工干部来校指导和交流工作。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吴维勇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全体人员,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学生科、党建与思政科科长及副科长以及辅导员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吴铃主持。


吴维勇在开幕式致辞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学生工作基本情况。他指出,学生工作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是保障学校稳定发展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我校学生工作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3353”发展战略,着力完善“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与成长服务升级有机统一。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的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各高校共享经验、交流思想、携手共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学工队伍的智慧与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佛山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余俊渠、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明海伟、东华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平风、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晖先后作专题报告。

余俊渠教授担任广东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校思政精品项目评审专家,在网络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他以“数字赋能网络思政工作与辅导员数字能力提升”为题,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思政工作的赋能作用,系统阐述了教育环境变革下高校网络思政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报告聚焦辅导员在网络思政中的核心角色,强调数字赋能的重要性,指出应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精准分析学情,依托社交媒体搭建即时沟通渠道,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明海伟作为南昌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从建设思路、主要做法及线下空间建设三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南昌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过程、具体举措与主要经验。

王平风以“预防心理危机 畅享幸福教育——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为题,结合四个真实案例,引导与会者对心理危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作为省内知名心理学专家,他重点围绕心理危机的基本常识、识别方法以及干预策略展开讲解。王平风教授富有感染力的讲授风格和具有实操性的危机干预方法,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黄晖作为第十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从看见到被看见——探寻数智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光密码’”为主题,结合个人21年的工作经历与育人实践,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详细剖析了辅导员提升职业素养的具体路径,并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向。他强调,辅导员应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数智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工作效能。通过自我革命、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方能探寻到职业发展的“光密码”。



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分专题围绕“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优化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等议题在分会场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兄弟高校学工同仁及我校学工干部结合各自领域经验做法进行了充分交流,聚焦学生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多维度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建议。
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就如何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展开深入讨论,专家还就全国高校思政精品项目申报进行了专业指导。“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优化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分论坛则结合典型案例,聚焦心理预警与干预机制提出优化路径,并组织参观了我校紫薇园5号学生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点,就进一步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了探讨。在“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分论坛中,各校代表围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与名师工作室建设,分享了推动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特色做法与经验体会。各分论坛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凝聚共识,通过思想碰撞拓宽了工作视野,明确了努力方向。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召集人汇报了研讨成果,全面总结了各组交流的核心观点与现实启示。

本次学生工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省内外高校搭建了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通过高校之间的互学互鉴与路径探索,为破解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热点与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凝聚了推动我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合力,对提升学校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学校将持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沟通协作,共同书写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生工作处供稿
责编:向真 审核:吴铃 汪浩